据说不知何年何月有一商人落魄至此,见村头士地残破不堪,拜祭时见士地爷塑像倒塌,祷告说:“土地爷保佑我日后发达,来年定重塑金身。”后此人生意兴隆,财源滚滚而来。他力践前言,来此重修了土地庙、重塑土地爷像。庙为“落达庙”,意为“落晚之后又发达”。该村因庙得名“落达庙村”(原名冯寨),新中国成立后改为“洛达庙村”。村位于今陇海西路与西环路交叉口东北角。
与郑州二里岗、偃师二里头出土陶器在种类、形制和纹饰比较之后,报告认为洛达庙三期与二里头四期相当或稍晚,属于商代中期偏早或早期;二期与二里头三期相近,为商代早期;而一期与二里头二期相当,为夏代晚期。如孙庆伟(2014) 所说“这是安金魁到1989 年依然坚持的看法”,即二里头一二期为夏而三四期为商(注)。
安金魁教授在研究陶器。照片上标签“商二里岗上层一期”,从下列文献复制
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. 郑州商城——1953-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(下).文物出版社, 2001
安金魁教授是此前12年前即1977年告成会议的发起者,计划邀请二十位学者;后由国家文物局组织,有32家单位110位专家参会。安教授介绍了河南方面在追寻夏商文化的努力及相关认识。特邀报告人——时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“赵芝荃. 夏商分界界标之研究.考古与文物, 2000(3)”则坚持二里头前三期为夏而四期为商。北京大学的邹衡教授——孙庆伟(2014) 称“会议搅局者”,以六小时报告阐述对夏商文化的认识,提出偃师二里头是完整的夏文化。学界对偃师二里头和郑州商城所属时代的争论由此展开;而二里头的时代属性至今未定,如许宏研究员的新浪博文“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”。
孙庆伟. 考古学的春天: 1977年‘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’的学术史解读. 南方文物, 2014,(1)
“夏文化”未能找到文字确证,而确认“某一遗址是夏朝都邑”的准则或标准尚在寻觅、讨论之中。笔者的设想是,从出土陶器可以确定尺度,使用同一尺度的地域想来具有相同的政权属性;同一遗址若出现尺度变化,则意味着政权更替。基于青铜器、玉器和陶器,已经确定商朝使用尺长19.7 cm;商尺所替换的尺长就是夏尺,其长15.8 cm。据此可以划定夏朝的地域或势力范围,以及存续时间。
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四期文化(公元前1750~ 前1500年) 使用尺长15.8 cm,想来不会属于商朝;而郑州洛达庙一期使用夏尺、三期使用商尺19.7 cm,意味着其间发生了政权属性的变化,可惜确切的年代尚不知道。
晚更新世末期(距今一万年以上)郑州地区黄河泛道的示意图。从下列文献复制
徐海亮. 史前郑州地区地貌与水系演化问题初探. 历史地理, 2013,(2)
时至今日,3600 年前的地貌已不易知道,倘若黄河曾从今京广线西侧穿越郑州西郊、大致沿南水北调中线流向东南,则夏商存在隔河对峙的可能;其间当然有文化交流和武力争斗,但夏依靠黄河而坚持约百年。不过,黄河总要游荡,夏商终会同居于黄河之右。据此可以解释二里头三期和四期的变化和持续,以及武汉盘龙城在公元前1500年突然出现——夏朝南撤后的都城,其使用夏尺15.8 cm 达三百 年,想来不会是商朝派驻的军事机构。
(责任编辑:admin)